​免费服务热线:400-0351-018
自主新能源高端化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 | 作者:长风新能源产业集团 | 发布时间: 2020-07-30 | 130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吴松泉认为,相较于传统燃油车,自主品牌高端新能源汽车获得成功的难度没那么大。“新能源汽车可以更好地和智能网联技术结合,从而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吴松泉坦言。

       业内资深人士吴宇先生认为,在传统燃油车领域,中国汽车工业存在明显的短板,核心技术很难突破,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则不存在这一问题。或许在某一细分领域自主企业仍有一些差距,但总体而言,在以“三电”为代表的核心技术领域,自主品牌表现并不差,重要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还培育了一批有实力的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再加上服务方面的经验、持续创新的商业模式,自主品牌完全有可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走向高端化。

    “在汽车产业向电气化变革的大趋势下,新能源品牌走高端化,不仅是自主品牌实现品牌向上的突破口,也是未来能够实现盈利的捷径。”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卢晏同样认为自主新能源高端化是值得肯定的。

       虽然前景值得肯定,但自主新能源高端化仍旧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首先,品牌建设问题。“自主品牌以往在国内多数人眼中都是廉价和品质差的形象,要想突破高端化路线,品牌的建设非常重要。”吴宇告诉盖世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走高端化路线首要任务是厘清品牌定位,不能跟风而行。

       其次,成本问题。王传福曾公开表示,“未来竞争的核心是成本竞争。”数据显示,一辆新能源汽车中电池系统成本占到35~40%,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时代最重要最核心的配件。超威电池专家告诉盖世汽车,新能源品牌走高端化要在最基本的高科技配置和电池技术方面进行研发投入,但因为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溢价不一样,同等的投入带来的收益会不同,成本高了意味着企业的利润降低,如何掌握电池制造技术的同时降低成本更为重要。

       再然后是商业模式的建立。以蔚来汽车为例,蔚来在创立之初就选择了直面用户,通过其NIO HOUSE和专属APP,靠圈层和车主口碑建立其品牌。这看似是新势力在前期很难走通传统经销商加盟模式的无奈之举,但它是高端电动化品牌的必修课。“实现品牌突破向上不仅需要依靠产品完成,更需要打破传统思路,形成独具竞争力的商业模式,使用户体验得到全面革新。”汽车行业分析师李建宇认为,在豪华氛围塑造方面,自主品牌缺乏了一定的底蕴。

      要想屹立于行业前端,新能源汽车品牌高端化无疑是一条颇具前景的发展路线,但理智来看,自主品牌汽车向上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早在2008年前后,自主品牌曾集中向高端突围。但由于根基不稳、品牌溢价能力不足、技术储备不充分等多种原因,大都铩羽而归。前几年,虽然以国内几大汽车集团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又相继推出了中高端车型,但其市场反映也不尽如人意,以至于自主品牌一度陷入高端化“天花板”。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否能够成功突破这块“天花板”,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