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王国2020:活下去,才有未来
来源:
|
作者:山西长风新能源
|
发布时间: 2020-07-30
|
127 次浏览
|
分享到:
当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了十几年,我们拥有了多条BBA生产线之后,中国汽车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BBA?”
在中国,大家对两个缩写字母认同度极高。
一个是RMB,一个是BBA(Benz-奔驰、BMW-宝马、Audi-奥迪)。
前者塞满了里子,后者撑足了面子。
当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了十几年,我们拥有了多条BBA生产线之后,中国汽车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BBA?”
最先做尝试的,是奇瑞。
2007年,奇瑞和以色列最大的控股公司以色列集团合作,成立了一家叫做观致的新公司。
观致的核心团队、零部件、测试标准,都是按照BBA的规格。但它的价格,是BBA的几分甚至十几分之一。
观致以为自己会成功。结果,它总共卖了不到6000台,最终以血亏22亿收场。
那时候中国造车业才明白,大家看重的不是BBA的性能,而是BBA背后的身份认同以及情感价值。
这个东西,被称为“品牌溢价”。一个汽车品牌要想有品牌溢价,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
一步差,步步差。中国不可能有属于自己的BBA了。
但中国的制造业发展速度快得惊人,为了弥补汽车产业这块短板,他们想到了一个词——弯道超车。
中国要用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
距离这个概念的提出,已经过去了20年,而距离第一次对其进行财政补贴,也过去了8年。
这期间我们我们走过不少弯路,而那些真正的“造车新势力”,也让我们的研发和工艺,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从最终的销量数据上来看,我们离BBA的距离,还很遥远。
2020年3月,BBA第一次在中国市场“跌落神坛”——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力压BBA,成为当月高端轿车的销冠。
并且,这家公司的市值,已经超过了BBA的总和。
这家公司叫做特斯拉。它用“弯道超车”的方式,完成了中国汽车行业梦寐以求的“逆袭”。
从这个维度上来说,它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最好的老师。
但同时,也是最强大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