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寿寺,原名圣母庙,始建于清代历年间,历史变迁,屡兴屡废。圣母庙再次重修,初具规模,并更寺名为“慈寿寺”,原址位于阴家沟村后村所在地,当时占地面积有五亩左右,2006年,慈寿寺由山西省宗教局批复,择新止地处于村南凤凰台扩建并改庙为寺,离原址约300米远,共投入资金近亿元,占地面积约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18平方米,大小殿宇85间,寺内塑请供奉佛、道、儒教115尊佛(神)位。
现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祖师殿、观音殿、地藏殿、伽蓝殿、诸天殿、往生堂、延生堂;圣母殿、文昌殿、火神殿;孔圣殿、圣贤殿、孝敬园;山神殿、禅院;日元放生池、魁星殿、罗汉堂、念佛堂、功德堂、斋堂、客堂、钟鼓楼、寮房、僧宿以为文峰塔等建筑,寺院错落有序,小巧精致,殿宇相连,清净幽深。
寺院长年举办佛七共修法会,每月举行诵经修学法会一次,每月组织放生一次,每周集众念佛一日,同时还成立有供养功德会,每逢初一十五,诸佛菩萨圣延,皆请香、花、灯、果供佛。慈善基金会,专门做落善事业,布施修福,践行佛陀慈悲济世的菩萨精神。真正做到了集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成为传承历史、感召现代、教育后人的人文景点,古交市委授牌慈寿寺为“古交市人口文化教育基地阴家沟国学文化院”。引导信众爱国爱教,实修实学,是一处正信正行的清净道场。
慈寿寺宣传片↓
按照慈寿寺发展规划,将全力打造慈寿山庄生态治理休闲观光区,以建成的集“儒、释、道”为一体的慈寿寺核心为文化载体,以阴家沟河流生态恢复治理重点,依托现有泰白医养结合康复养老中心、月明堂重要深加工配方颗粒精准饮片、氢原子水项目,努力建设成为太原周边乡村旅游的重要景区、全省康养旅游特色小镇,为古交增添生态观光旅游新景点。